图片
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
丨首发于头条号:小陈茶事
丨作者:村姑陈
《1》
最近早晚去茶室,都是慢慢踱着去的。
秋高气爽,心情舒畅。
依古人所言,“秋气堪悲未必寒,轻寒正是可人天”。
马路两边的美人树,已经簪着不少粉色的花朵,争着探出头来。
进茶室之前,总会纠结一番,今日是泡茶,还是煮茶?
图片
当下是煮茶的好时候,但盖碗冲泡的体验感,村姑陈也不想舍弃。
是否有些太过贪心?
之前有茶友问,秋天的白茶怎么喝最好?
喝茶是个人的事,没有什么“最好”之法,村姑陈的推荐,无非冲泡和煮饮两种。
茶友若是想问焖泡一法,我的态度倒也明确:并不推荐。
天气转凉,茶汤易冷,大家都想喝一口热乎的,但若方法不对,不但浪费了好茶,还可能伤身。
图片
《2》
论风味的呈现,无论什么时节喝白茶,盖碗冲泡都是最佳选择。
白瓷材质的盖碗,可以说是茶桌上最基础,却也最不容易出错的主泡器。
外观简约大方,几乎能搭配所有风格的茶席。
表面覆有光滑的釉面,不会吸附茶味。
每次冲泡完,用清水一冲就干净,也不会有串味的困扰。
不管什么年份的白茶,白瓷盖碗都应对自如。
新白茶的鲜灵通透,老白茶的温和醇厚,都能在一只质朴的白瓷盖碗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。
若想要认真感受一款白茶的层次变化,盖碗的逐道冲泡更有优势。
随着冲泡次数增加,我们能清晰地喝出茶叶释放滋味的节奏,这也是品茶的趣味之一。
图片
日常冲泡,建议选择110毫升左右的盖碗,冲泡白茶就投干茶5克。
1:20的茶水比,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正好,滋味均衡,符合多数人的口味。
当然,不止要把握好茶水比,水温和出汤速度也很重要。
好茶不怕开水烫,要想充分激发出白茶的香气和滋味,沸水冲泡必不可少。
水温太低,难以激活茶叶中的高沸点物质,茶味物质释放不足,茶汤喝起来滋味平平。
若品味不到白茶应有的滋味,就是在浪费好茶。
对优质白茶来说,冲泡水温高的同时,出汤速度也要快。
一接触到沸水,茶叶中的物质便争先恐后地向外释放,若坐杯时间太长,茶味物质浸出过多,不仅会使这一泡的茶汤滋味变得浓苦,也影响后续茶汤的滋味。
从注水到出汤,最好控制在7-8秒。
图片
《3》
秋天喝白茶,煮茶也是不错的选择,但只能煮老白茶。
新白茶中的物质仍处于活跃状态,若放进热水中沸煮,很容易煮出多余的苦涩物质。
要煮茶,还是选性质温和稳定的老白茶更好。
天冷之后,煮茶尤其应景。
一只玻璃煮茶壶摆在电陶炉上,咕噜咕噜地冒着热气,满室都是温暖的茶香。
陈放过的老白茶,药香清郁、枣香醇和,煮茶时光闻香气,都能闻醉了人,更别提煮过之后,茶汤中无与伦比的醇厚感。
稠滑、甘润的老白茶汤,喝过之后才知煮茶的好。
虽然相比盖碗冲泡,煮茶不利于细腻的茶味呈现,但它胜在方便,新手也能轻松操作。
煮茶时,一般建议用400毫升的水,搭配2克干茶。
图片
持续接受高温刺激的茶叶,释放出的茶味物质会更充分,故而要适当地减少投茶量。
先烧开清水,水沸之后投茶,等到茶汤再次沸腾即可关火。
从再次沸腾到关火,最好不要超过一分钟。
若是一直滚煮茶叶,即便是茶性温和的老白茶,也会煮出浓烈的苦涩味。
关火之后,等汤水止沸,就能分汤喝茶了。
煮出来满满一壶滋味醇厚的茶汤,一人独饮喝上一下午绰绰有余,家里来客人的时候,也能省去一冲一冲泡的麻烦。
一壶茶煮出来,每人都能分到一杯热茶暖身。
煮好的茶放在电陶炉上保温,也能随时喝上热茶,温暖又省事。
对老茶客来说,煮茶算是秋冬季节的标配。
图片
《4》
天一冷,茶汤降温就快,很多茶友也开始用保温杯、焖茶壶泡茶。
尤其有些人,听说“老白茶可以焖泡”,干脆抓一把老白茶扔进焖茶壶,加水盖上盖,一焖就是大半天。
这种做法,其实对茶、对人,都不太好。
焖茶与煮茶不同,虽然同样是茶叶与沸水接触,但煮茶的时间远不如焖泡那么长,投茶量也更少。
茶叶在密闭、高温的保温杯或焖泡壶中持续焖泡,茶多酚、咖啡碱等物质不断析出,已经远超正常冲泡的浓度。
图片
焖泡出来的茶汤,鲜醇度直线下降,变得极其浓酽苦涩,丝毫不见白茶原本的清新甘醇,茶香也因久焖不散而变得沉闷,缺乏活力。
这样的茶,喝下去已经不是享受。
并且,由于茶汤中的刺激性物质含量非常高,喝焖泡出来的茶汤,对肠胃、睡眠,都会造成负担。
喝浓茶本就不利于身体健康,更何况是焖得尤其浓苦的茶。
图片
《5》
经常在网上看到有关于“焖老白”的宣传,其实就是整整焖上一夜的老白茶。
按帖子里的说法,焖老白既排毒又养颜,竟是摇身一变成了神药。
实不相瞒,陈放三年以上的老白茶,的确具有一定的药性,因为其中的黄酮类物质含量很高。
这是一种能抗氧化、提高免疫力的有益物质。
但即便如此,也不能过度神化老白茶,把它当做药来喝。
更何况,是焖上一整晚的老白茶。
这样焖出来的老白茶汤,已经满是刺激性物质,喝下去弊远大于利。
就算用清水将茶汤稀释了再喝,茶汤中的有害物质也不会平白消失。
秋天喝茶,或泡或煮,都比焖茶来得好喝健康。
原创不易,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请帮忙点个赞。
关注【小陈茶事】,了解更多白茶,岩茶的知识!
小陈茶事村姑陈,专栏写手,茶行业原创新媒体“小陈茶事”主笔,已出版白茶专著《白茶品鉴手记》,2016年-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6000多篇原创文章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盈利通配资,中国十大正规炒股平台,金牛速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